『黄帝内経 霊枢』

 

營衞生會 第十八

 

18◆營衞生會 第十八

黄帝問于岐伯曰 人焉受氣 陰陽焉會
何氣爲營 何氣爲衞 營安從生 衞于焉會
老壯不同氣 陰陽異位 願聞其會
岐伯荅曰 人受氣于穀 穀入于胃 以傳與肺 五藏六府 皆以受氣
其清者爲營 濁者爲衞 營在脉中 衞在脉外
營周不休 五十而復大會 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衞氣行于陰二十五度 行于陽二十五度 分爲晝夜
故氣至陽而起 至陰而止
故曰 日中而陽隴 爲重陽 夜半而陰隴 爲重陰
故太陰主内 太陽主外 各行二十五度 分爲晝夜
夜半爲陰隴 夜半後而爲陰衰 平旦陰盡 而陽受氣矣
日中而陽隴 日西而陽衰 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 萬民皆臥 命曰合陰
平旦陰盡而陽受氣 如是無已 與天地同紀

黄帝曰 老人之不夜瞑者 何氣使然
少壯之人不晝瞑者 何氣使然
岐伯荅曰 壯者之氣血盛 其肌肉滑 氣道通 營衞之行 不失其常 故晝精而夜瞑
老者之氣血衰 其肌肉枯 氣道澀 五藏之氣相搏 其營氣衰少 而衞氣内伐
故晝不精 夜不眠

黄帝曰 願聞營衞之所行 皆何道從來
岐伯荅曰 營出于中焦 衞出于下焦
黄帝曰 願聞三焦之所出
岐伯荅曰 上焦出于胃上口 並咽以上 貫膈而布胸中 走腋 循太陰之分而行
還至陽明 上至舌 下足陽明 常與營倶行于陽二十五度 行于陰亦二十五度 一周也
故五十度 而復太會于手太陰矣
黄帝曰 人有熱飮食下胃 其氣未定 汗則出 或出于面 或出于背 或出于身半
其不循衞氣之道而出 何也
岐伯曰 此外傷于風 内開腠理 毛蒸理泄 衞氣走之 固不得循其道
此氣慓悍滑疾 見開而出 故不得從其道
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 願聞中焦之所出
岐伯荅曰 中焦亦並胃中 出上焦之後
此所受氣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爲血 以奉生身
莫貴于此 故獨得行于經隧 命曰營氣
黄帝曰 夫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 何謂也
岐伯荅曰 營衞者 精氣也 血者 神氣也 故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 奪汗者無血 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黄帝曰 願聞下焦之所出
岐伯荅曰 下焦者 別廻腸 注于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穀者 常并居于胃中 成糟粕 而倶下于大腸 而成下焦
滲而倶下 濟泌別汁 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黄帝曰 人飮酒 酒亦入胃 穀未熟 而小便獨先下 何也
岐伯荅曰 酒者 熟穀之液也 其氣悍以清 故後穀而入 先穀而液出焉
黄帝曰 善 余聞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涜 此之謂也